三峡游记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六千公里,其最为奇秀、最为壮观的风景当属三峡。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天地造化,造就了这天下最雄奇壮丽的峡谷、独步天下的天然山水画廊。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将瞿塘峡的雄奇险峻、巫峡的幽深秀丽和西陵峡的滩多水急,描绘的淋漓尽致。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早发白帝城》的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夔州歌》云:“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中学教科书中刘白羽在《长江三日》中,为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慑,欣赏了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引经据典,记述了奔腾叫啸而又安静温柔的长江三峡瑰丽景象。大学期间,同学有远赴巴蜀的,也循了先贤的足迹,乘游船顺流而下。同学好弄文字,鸿雁传书,洋洋洒洒几大篇,文笔虽稚嫩,远不及文豪大家们所记之壮美,但那种莘莘学子真挚的情感跃然纸上,兴奋惊奇震撼的感觉充满了字里行间。
        关于三峡有不少典故俗语耳熟能详,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白帝城托孤”、“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等。因此尽管之前未曾目睹三峡之壮美,却也是早有耳闻略知一二了。
        而如今真的身临其境,也乘坐游船来个“两坝一峡”的豪华游,在西陵峡河段逆流而上,侧倚栏杆放目远眺,虽然两岸山峰座座依然拔地而起,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江面上依然水气朦胧云雾缥缈,却不见有激流险滩奔腾怒吼,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江面上呈现出的却是水光潋滟波澜不惊,看着这静水流深绿意盎然,竟隐隐感觉有了些许九寨沟的意境。我知道,正是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才颠覆了我所有的想象。一代伟人毛泽东早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就已经做出了大胆的预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当我登上大坝185观景平台,瞻仰大坝雄姿巍峨,为之惊叹之余,切身感受这无可言表的震撼!
        公司组织外出培训活动也有不少的年头了,以前也目睹了不少的人文风景和自然景观,像是高山大川瀑布飞泉,楼阁殿宇金碧辉煌,更多的是感受到人力的渺小、自然力的伟大;若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在我的认知里黄河的壶口瀑布当列榜首。而今面对三峡大坝庞大的身躯,想象着开闸泄洪的时刻,那冲天的气势和咆哮,绝对不亚于壶口瀑布吧。壶口瀑布毕竟是天然的奇景,三峡大坝却是人工智慧的结晶,大坝所产生的巨大的综合效益,是绝非自然景观所能比拟的。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看到体量如此巨大的工程,自然更多地关注了工程的本体,那钢筋水泥混凝土铸就的庞大的建筑群。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关于坝址的选择。听导游说,大坝所处位置三斗坪镇周围十五公里是整体的花岗岩山体,抗震性能好;花岗岩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硬度大,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物理渗透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是建设大坝的绝佳选择。三峡大坝是百年大计,选址必须严格保证大坝的稳定和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其次,在湍急的江面上截流,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大江截流方案也是重中之重了。智慧高超的中国水利工程师们创造出了截流石,截流石由花岗岩粉碎加工成混凝土浇筑而成,形状为四面体,单边长2.5m,正是因为它特异的的形状和巨大的体量,才有效分散了江水的冲击力,抛入江底后不易被冲走,高效提高了龙口封堵速度,在大江截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先贤的聪慧才智简直让我由衷地佩服啊,就算是五体投地膜拜也不为过吧。
        再次,关于三峡大坝坝体本身,大坝属于混凝土重力坝,大坝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坝顶宽度为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最大坝高181米,体量大到超乎想象。据说在大坝建设中,建设者综合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例如,使用半湿的混凝土直接碾压,异常质密;混凝土使用高标号水泥;砂子没有采用河沙,而是使用山上开采的大石头进一步粉碎筛选出的标准化小颗粒;在搅拌混凝土时使用大型空调以确保搅出的混凝土保持低温,这就使得三峡大坝的强度异常高。参观中导游提到,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小型的原子弹等重武器都不可能毁掉大坝,当初设计的时候,专家就曾经做过抗打击测试,大坝固若金汤。我不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具体有多大,也不清楚大坝耐受力有多强,不过我想,也许是体量的巨大打破了常规的受力模式了吧。三峡大坝不是一座墙,而是一座山。即使坝顶被毁坏,大坝的主体也不会垮塌。炸掉上面的一层,下面的一层更宽更厚。要想把这座大山整体轰塌,可能性几乎为零。我坚信,国家有能力建造大坝,就更有能力保护大坝,三峡大坝定能屹立千秋万代,造福亿万中华儿女。
        另外,关于拦河大坝的功能和特点,导游说了三句话:中间泄洪、两边发电;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静水通航、动水发电。这三句话的总结形象而生动,充耳不忘。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了长达六百公里的水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三峡大坝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建筑规模最大、单体建筑物工程量最大、施工期流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泄洪能力最大、防洪效益最为显著、水库移民工作最为艰巨等等。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功能。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三峡大坝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其利弊之争跨越大半个世纪。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如三峡大坝没有考虑鱼类洄游通道,拦河筑坝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坝区以及上下游的水文特性,改变栖息于其中的鱼类的繁衍;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会带来诸如河沙淤积、水质恶化、气候异常、地震频发、生态恶化等不良影响。我想,也许正是这些意见提醒了设计者们考虑得更加周密和周详,使得三峡的立项、设计、施工更加全面和科学。 
        是啊,大坝建成后,水位升高了,水面展宽了,峡谷高耸的感觉会略有减弱,但雄、奇、幽的风采仍能基本保持,“夔门天下雄”的气势依然如昔,神女峰也无伤大雅。三峡大坝造福中华儿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有了“三峡大坝·高峡平湖——中国水利智慧,世界山水经典”之美誉。你看,通往坛子岭的山体上镶嵌着巨大的标语:“大国重器我自豪”,高调地展示出了中国设计和建造的底气和实力!三峡大坝的建设,铸就了科学民主、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三峡精神,三峡精神让我们对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和力量!向三峡大坝伟大的建设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