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质量奖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自 1978 年起,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引进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1979 年,我国设立国家质量奖,并于同年开始评选国家优质产品奖以后,广大企业通过努力争取国家质量奖,使企业管理及产品质量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众多企业都把争取获得国家质量奖作为企业质量工作的重点。1981 年,为鼓励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开始设立国家质量管理奖。1991 年,国家质量管理奖因种种原因停办。20 世纪 80 年代末,ISO 9000 系列国际标准发布并陆续被我国转化为国家标准,ISO 9000 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提供了信息及工序控制机制用来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企业通过实施 ISO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控制质量成本,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率,并提高在开放市场中的竞争力。随着 ISO 认证的广泛开展,“认证之后怎么办”“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企业效益”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企业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质量协会开始通过对卓越绩效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小范围的质量奖评审试点,推动企业学习、应用卓越绩效模式。1993 年,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1996 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 年一 2010 年)》,提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建立质量奖励制度”。根据以上法律和纲要的要求,在引进学习和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质量协会于 2001 年正式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2006 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评选计划,参照世界各国质量奖的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制定了全国质量奖的评审标准和工作流程,每年评审、表彰在质量管理、经营结果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
2010 年初,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全国质量奖继续由中国质量协会承办,自 2012 年起,全国质量奖中设置“卓越项目奖”,以表彰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2014 年,已有 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企业参与全国质量奖申报,覆盖国民经济 13 个行门类、54 个行业大类,共评选出获奖组织 117 家,其中 7 家组织两度荣获这一荣誉。我国的全国质量奖已经成为与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齐名的国家级、全国性质量奖。
截至 2021 年,全国质量奖已经举办了 19 届。在第 19 届全国质量奖颁奖仪式上,共表彰了 8 个“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7 名“中国杰出质量人”以及 20 名“中国质量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