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

      卓越绩效模式是以各国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一类经营管理模式的总称,产生于 20 世纪下半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各国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自身实现持续改进、保持并不断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活动分为 3 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可以看作是第一阶段,通常称为质量检验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事后把关式”的质量管理;从第二次大战开始到 20 世纪 50 年代属于第二阶段,称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的链条从事后检验向前延伸,强调应用统计技术分析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和趋势,预防和控制不合格的发生;第三阶段即是从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在科技上取得了许多划时代的重大突破,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市场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呈现出日益高涨的局面,员工的能动性和参与成为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1956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费根堡姆认为解决质量问题不能只是局限于制造过程,解决问题的手段也不能局限于统计方法。这样,质量管理由制造过程中的统计质量控制逐渐发展成为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的所有过程,方法也变得日益多样化。
       日本在 1950 年以后邀请戴明等美国质量专家赴日讲学指导,引进统计质量控制等方法,之后在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并开发出许多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概括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的特点在于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计、劳动、人事等管理部门以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不仅用于解决生产过程、进厂原材料以及新产品设计管理等问题,而且当上层人员决定公司方针时,也用它来进行业务分析,检查上层管理的方针实施状况,解决销售活动、人事劳动管理等问题,以及解决办事机构的管理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和领先地位,日本企业在许多领域打败了美国企业,日本产品在全球成为了高质量的代名词。为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的友谊和贡献,日本科学技术联盟设立了戴明奖,奖励那些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杰出成果的个人和组织。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日本的经济和日本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了颠峰。许多美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全面质量”活动,“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度成为美国工商界的热点话题。许多美国行业和政府的领导人也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调质量不再是企业可选择的事情,而是必须的条件。1987 年 1 月 6 日,《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获得通过,该法案于 1987 年 8 月 20 日获得了罗纳德·里根总统的签署,成为了 100-107 号公法。法案规定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计划的创立。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审依据称为“卓越绩效准则”。该准则是决定获奖者和向申请者提供反馈的基础。这套准则的出台很快引起了美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关注,因为它不仅能为申报质量奖的企业提供一个评价标准,并且有助于提高各类组织的质量绩效标准和期望水平;在对于关键的质量要求和运作绩效要求有着共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各类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的交流与共享,还可以作为计划、培训、评估及其他用途的工具。因此,尽管每年申报美国国家质量奖的企业仅有几十家,卓越绩效准则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它超越了狭义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概念,关注经营管理系统的质量,关注组织全面的经营绩效和长期成功,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目前全世界约 80 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质量奖,以波多里奇奖评价标准为代表的卓越绩效准则目前几乎已成为“经营管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系统方法指南,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和应用。